負責任供應鏈

智邦承諾建立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供應鏈,為確保供應鏈工作環境的安全、員工受到尊重並保障其人權、商業營運促進環境保護並遵守商業道德操守,業已制定供應商相關管理規範,同時執行「供應商永續風險調查與稽核」,以共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創造永續價值鏈。

另為帶領供應商齊心邁向永續,並踐履客戶責任生產承諾,智邦制定《供應商行為準則》及《責任礦產採購政策》;要求供應商需簽署「經營管理承諾書」及「廉潔承諾書」等,以確保供應商可配合智邦要求。智邦於2023 年依據前述永續供應鏈管理策略方針,訂定年度持續推動供應鏈管理目標與策略行動,已順利達成智邦規劃目標。

1. 提升成本領先能力,整合集團資源,以策略性合作取得最具競爭力之供應鏈價值

2. 建立永續供應鏈能力,帶動供應商提升經濟面、社會面與環境面的績效,帶動供應商永續發展

3. 強化供應鏈供應能力,持續輔導供應商件多元化供應,與在地化供應能力

4. 構築綠色供應鏈,推廣供應商從實施節能減碳走向循環經濟

5. 重視環境友善,主動落實綠色採購,追求經濟效益並兼顧對環境友善

6. 衝突礦產不妥協,確保產品與供應鏈不含衝突礦石

7. 落實永續風險管理,關注供應商的能資源使用、資源管理以因應極端氣候變遷對供應鏈的衝擊

8. 關注環境議題,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致力於降低環境污染衝擊

閱讀完整文件:永續採購管理政策

供應商「人權、環境、安全、衛生及管理系統」稽核精進規劃

智邦將「RBA 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導入供應鏈,以掌握供應商在勞工權益、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及管理體系之落實程度,並鼓勵供應商開發削減環境衝擊的材料和製程,或從製程公用設備進行節能減碳,針對環境議題,包含:氣候變遷及生物多樣性…等,增加關注與管理。

因此,歷年來我們以RBA 要求為基礎,調和智邦供應商稽核表單,進行供應商在企業社會責任ESG 永續面向的審視與評估,本項稽核工具評分方式與各要求項目皆較過往更為嚴格。2021~2023 年目標為並針對交易額前200 大生產性原物料供應商(亦即關鍵供應商)進行智邦責任商業聯盟(RBA)之行為準則調查,此期間完成調查之供應商數量,分別是:2021 年完成72 家、2022 年逐步增加至116 家、2023 年增加為153 家。

風險評估流程

智邦視供應鏈風險管理為公司競爭優勢的一環,以智邦所在產業而言,一般可針對產業特性在經濟、環境及社會等面向上常見的風險考量因子進行簡要風險分類。智邦以經濟、環境、社會三個面向進行風險評估,評估風險考量類別因子包括:

進一步依前述因子再針對2023 年市場狀況與所交易的供應商產業別,分析出主要的智邦供應鏈2023 年永續性高風險因子及永續高風險供應商產業類別,對應如下表:

2023 以RBA 要求為基礎,調和智邦供應商稽核表單,進行供應商在環境面風險因子及社會面風險因子面向的審視與評估未發現不合格廠商

啟動零碳鏈計畫

智邦於2023 年4 月21 日舉行零碳鏈計畫供應商分享大會,特別選在世界地球日前夕舉行供應商大會,以「零碳鏈」作為此次供應商大會主題,希望藉此與供應商夥伴凝聚共識,共同擘劃ESG 永續及減碳行動計畫,同時強調未來減碳及ESG 永續行動在智邦集團整體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智邦預訂2030 年減少碳排50%,透過內部的製程優化與產品設計,同時與供應鏈夥伴一起推動零碳鏈計畫,以務實方式推動減碳行動,與夥伴們一起朝向2050 淨零碳排目標,並擬訂2026 年上下游共同脫碳成長之關鍵策略。

實施步驟由能源管理持續節能減碳機制開始,至製程設計、上下游產品改善至全球再生能源的建置與購置。

2023 年9 月,智邦攜手10 家供應鏈夥伴協作,獲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計畫」,以「供應鏈一帶十」之模式,齊心實踐節能減碳目標。此計畫共設定三大目標:

  • 智邦自身在擴增產能的狀況下相對減量20%
  • 碳足跡精準計算,包含原物料協作廠商加工至廠內製程之產品碳足跡,以因應未來產品出口可能的碳關稅申報需求
  • 供應商導入減量措施並持續擴散效應

於此計畫中,智邦攜手關鍵供應商推動綠色產品設計及在地供應優化。同時成立「智邦永續學院」,藉由整合資源、提供教育訓練、提供節能減碳工具、產業節能經驗分享…等,以能力建構之型式,協助供應鏈及產業夥伴減碳,擴大永續影響力。

  • 持續優化製程設備改善,預計於2024 年第一季完成新機改善。
  • 協助10 家供應商設置能源測量設備,取得實際用電數據,建立改善基準。
  • 智邦永續學院於2023 年11 月開設高階經理人的訓練課程,協助夥伴們依據自身公司狀況及未來規畫,完成並發表自家企業的「減碳路徑圖」,清楚定義企業減碳時程與目標。
  • 協助供應商夥伴優化製程、提升良率、降低廢棄物產出,達到設定的減碳目標。
  • 製程用電減碳管理:智邦自身先導入用電資訊即時監測系統,並購過數據管理來調整生產排程,最後達成低碳產線持續優化。
  • 產品碳足跡供應鏈上下游協作:先降低下游客戶端產品測試階段耗能,同時建置碳足跡管理平台,並與上游供應端協作減碳計畫,達成預估的減碳量。碳足跡管理平台的建置,期望未來可以導入採購碳定價管理機制。
  • 減碳影響力持續擴散:導入智邦永續供應鏈管理機制,預計取得「ISO 20400 永續採購指南」認證,並提供智邦零碳鏈計畫合作夥伴的各項減碳經驗。持續開辦智邦永續課程,邀請供應商參與,積極推廣節能減碳的觀念知識與實際做法,藉此擴大永續影響力。

環境面管理

智邦集團致力推行「有害物質減免(Hazardous Substance Free,HSF)管理」,台灣新竹總部、台灣竹南廠、中國深圳昊陽天宇廠至近期設立的越南智邦廠,均持續通過「IECQQC080000 系統年度認證」。所有產品均符合國際環保規範(例如:歐盟RoHS、REACH等指令),期能透過綠色供應鏈管理,達成選用環境友善材料目的,生產並提供客戶低污染綠色產品,降低產品使用對人體或環境的危害。智邦集團依據國際法規、客戶要求及綠色法規趨勢,審視及更新「QPC-CE05 產品危害物質準則管理程序」並完整涵蓋「國際材料聲明標準IEC 62474」。2023 年共203 家廠商回覆有害物質相關報告,共調查2,242 個BOM。所用的料件皆符合國際規範和客戶要求。

衝突礦產

對供應鏈之人權風險的認識不斷提高,導致對雲母(Mica)等礦產進行調查的更多呼籲。主要在印度等地開採的雲母,嚴重依賴童工雇用非法操作作業。由於雲母常使用在電子產品塗料中,為致力於保護人權,啟動包含「雲母」(Mica) 金屬EMRT之「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供應鏈永續供應績效